?????
二次注漿是指用注漿材料填充設備底座與基礎面及地腳螺栓孔之間的間隙,以固定墊片并承受設備的載荷。由于二次注漿方便地腳螺栓的調整和設備的安裝,已成為電力工程設備安裝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灌漿
(1)二次注漿作業要點:
(1)灌漿前,用水沖洗灌漿區,確保新澆的混凝土(或砂漿)與原混凝土結合牢固。
(2)灌漿一般采用細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其標號應至少比原混凝土標號高一級。碎石的粒度約5~15mm,水泥的粒度為400或500。
(3)注漿時應放置一圈外模板,其邊緣一般離設備底座邊緣不小于60mm;如果設備底座下整個區域不需要灌漿,且灌漿層需要承受設備荷載,則應放置內模板。以**灌漿層的質量。內模板與設備底座外邊緣的距離應大于100mm,且不應小于底座邊緣寬度。灌漿層高度應高于基層外基層底面。灌漿層上表面應有輕微的坡度(坡度向外),防止油水流入設備底座。
(4)注漿工作應不間斷地連續進行,一次完成注漿。混凝土或砂漿應分層壓實。夯實時,不要集中在一處夯實,地腳螺栓要保持與安裝平面垂直。
(5)注漿后噴水養護,養護日期不少于1周。只有當混凝土養護達到其強度的70%以上時,才允許擰緊地腳螺栓。
(2)注漿法為了使墊鐵與設備底座底面與注漿層更好地接觸,可采用注漿法。操作方法如下:
(1)先在地腳螺栓上點焊一小圓鋼作為支撐墊片的支架。點焊的強度是為了**在灌漿時能膨脹到一定程度。
(2)將用小圓鋼焊接的地腳螺栓穿入設備底座的螺栓孔中。
(3)設備臨時墊鐵組的初步對準。
(4)將調整墊片的升降塊調整到位置,將墊片放在小圓鋼上,稍微擰緊地腳螺栓的螺母,使墊片與設備底座緊密接觸并暫時固定在**的位置。
(5)注漿時,一般應先填好地腳螺栓孔,待混凝土達到規定強度的75%后,再對墊鐵下的注漿層進行注漿。注漿層厚度一般為30-50mm。
(6)當擠壓層到初凝后期(指壓,輕微凹印)時,調整提升塊,展開松開小圓鋼,壓緊擠壓。
(7)當灌漿層達到規定強度的75%后,拆除臨時墊鐵組,進行設備的終找正。
(8)當無法用地腳螺栓支撐調整墊片時,可用螺絲調整墊片或斜墊支撐調整墊片。當灌漿層初凝后期,松開調整螺釘或取下斜墊鐵,調整起重塊,壓緊灌漿層。
二次灌漿的保養:灌漿材料初凝后(約3小時后),用抹刀抹平表面,噴水7天。在陽光直射、強風、溫差大的情況下,必須蓋上保養毯進行保養。 (需要注意的是養護毯不能蓋得太早,否則容易粘在灌漿上,影響表面美觀。)
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鋼纖維、冷瀝青、路面專用灌漿膠、環氧樹脂種植膠、高強無收縮灌漿材料、風電專用灌漿材料、水下抗分散灌漿材料、
自流平水泥、地面聚合物灌漿材料、承重灌漿材料、道釘錨固劑、
重力砂漿、套筒灌漿材料、座砂漿、超細水泥、
自密實混凝土、壓力砂漿、灌漿劑、路面薄層修補劑、混凝土裂縫修補劑、高強聚合物砂漿、氯丁橡膠乳膠砂漿、無火砂漿、無火混凝土、金屬骨料防靜電混凝土、
環氧樹脂砂漿、聚脲涂料、硅烷浸漬涂料、環氧樹脂灌漿膠、環氧樹脂修補膠、環氧樹脂粘鋼膠、碳纖維膠、碳纖維布、硅膠防水劑、JS透晶防水涂料、聚合